心理学通识-50第三章 超越自我,追求幸福—成长的恐惧!
第三章,超越自我追求幸福。年轻时我们把才华写在脸上,无所畏惧。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褪去锐气和光芒,变得谦卑和顺从。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我们不仅压制自己危险的、可憎的动物本能,我们也常常压制自己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性。一起来听序言,成长的恐惧。
年轻的时候,我们把才华写在脸上,无所畏惧。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把谦卑和宽容放在脸上,而才华则被收纳进了心里,失去了锐气和光芒。这是因为现实社会中优秀的个体也会被要求学会像变色龙一样披上谦卑的外衣。即使是一个聪明的人,坦诚他聪明的事实,也会被认为是在宣扬自己的卓尔不群。于是大众会感到被冒犯,由此而引起对立的反应,甚至是敌意。我们必须有强大的自尊,坚定的自信,才能够打破常规,做出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完成使命,最终实现自身的潜力。
于是优秀的领导者、艺术家或者科学家就不得不面对冲突。一方面他有强烈的内驱力,为着伟大的使命去实现自身的潜能。另一方面他意识到大众会把他们出众能力与宏大的使命看成是一种冒犯,一种威胁。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优秀的个体便常常的通过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
自黑成为聪明人不得不采用的防御手段。泰戈尔在园丁集里这样写道,我想对你说出我要说的最真的话语,我不敢,我怕你不信。因此我弄假成真,说出了和我的真心相反的话。我把我的痛苦说得可笑,因为我怕你会这样做。
泰戈尔早就发现,自黑才是面对生活最安全的方式,能坚固地将自我与伤害隔离开来。但是深藏在潜意识里的本性并不能够完全的被压抑甚至消除。当他不能够被直接的酣畅淋漓的表达出来,冲突就会产生了。事实上以焦虑为核心特征的神经症患者,便是可能因为害怕敌意和孤立而过度压抑自己的人。为了获得接纳,他放弃了实现潜能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变得谦逊逢迎,甚至可能有受虐倾向。从大众的角度来看,他是典型的好人,谦逊顺从、低调、宽容。但是在个体内部,他主动放弃了人格的独立性,而变成了讨好型人格,削弱甚至是停滞了自己的发展。最终他逃避了为之而生的任务,逃避了自己的使命。
正如前文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我们不仅压制了自己危险的、可憎的动物本能,我们也常常压制自己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性。如何超越对成长的恐惧,如何超越对伟大的逃避呢?
龙爸开讲关注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