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17自我评价:李鸿章的“俾斯麦情结”
今天的心理课要跟大家谈一个人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叫做自我评价。同时也要以满清末年的名臣李鸿章他的自我评价,来向大家介绍自我评价经常会碰到的几个问题。
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17自我评价:李鸿章的“俾斯麦情结”
今天的心理课要跟大家谈一个人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叫做自我评价。同时也要以满清末年的名臣李鸿章他的自我评价,来向大家介绍自我评价经常会碰到的几个问题。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看法也许是我怎么看我自己,也就是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简单讲就是自己给自己打分数。但这个分数大概是多少,又是怎么打的呢?
心理学的研究和调查显示,除了忧郁症的患者之外,大多数的人都喜欢高估自己。心理学家马赫尼曾经对美国的100万名高中生做过自我能力评估的调查。其中有一个项目是你认为自己和别人相处的能力如何可以选择的。答案有是属于最前沿1%的顶尖交际高手,或者前10%的交际高手,或者等额下肢一直到倒数10%的第一能者等等。结果有高达60%的美国高中生认为自己是属于前10%的交际高手。更有25%的美国高中生居然认为自己是位于最前沿1%的顶尖交际高手。如果您认为这是因为高中生少不经事,缺乏社会经验才会如此的自我膨胀,那您就错了。另一项针对大学教授的调查也显示,有94%的大学教授认为他们的工作表现要高于一般教授的平均水准。
高估自己的能力、智慧、德性和判断力等等,可以说是大多数人的通病。也许有人会说所谓能力、智慧、德性这些都比较主观,没有什么客观的数据或者标准可以参考,所以大家才会高估自己。但在问到比较具体的项目,譬如认为自己能够活几岁的时候。大部分的人还是认为自己能活得比平均寿命要高出5到10岁。而在离婚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四十的今天,绝大多数刚结婚的夫妻也都认为他们一定能够永浴爱河。这种对自己的高估表示,绝大多数人都看重自己,认为自己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你觉得自己要比在同一个领域,同一个圈子的别人来的好,但别人又是怎么看你呢?
有一个实验说,心理学家找来25个彼此都有相当了解的熟人,请他们根据文雅、幽默、聪明、社交能力、卫生魅力、自大势力势力人的势力粗鲁这九个项目给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排名次,看看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谁是最后一名。结果显示每个人都高估了自己的优点,同时又低估了自己的缺点,差别的只是程度而已。譬如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