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16服从权威:赵高为什么能指鹿为马?
今天的心理课要跟大家谈一个经常被低估的问题,就是对权威的服从心理。也要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来探讨秦朝秦二世朝廷上的大臣为什么会随着赵高指鹿为马?
我想很多人一听到服从权威就会立刻心生反感,觉得会服从权威的都是那些缺乏主见、意志薄弱的人。但自己绝对不是那种人,不可能盲目的甚至违背自己的良知去服从权威。所以跟我谈服从权威的心理,我没兴趣,不想听。您这种心情我相当能够了解。但真实的情况是,大多数服从权威的人,他们的想法跟你其实差不多。今天我们要谈的不只是服从权威而已,更包括在这方面,个人的想法和实际的表现之间出现严重落差的心理问题。
我们先介绍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格兰做过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实验由心理学家、老师和学生三种人所组成。米格兰先找来一群不同背景的人扮演老师的角色,而由心理学家的同伙来扮演学生。实验的方法是心理学家和老师在同一个房间,学生则在隔壁的房间两边,可以透过对讲机来沟通,也可以用也可以从用来做隔间的大玻璃窗看到对方的反应。
心理学家告诉扮演老师的这个受试者,说说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处罚对学习的效果。有老师提问,学生来回答。当学生答错的时候,老师就要按下旁边的按钮,对学生施以电击的处罚。按钮一共有30个,电极量从15伏特逐渐增加到450伏特。学生每答错一题,老师就要增加他的点击量,看看这样的处罚是不是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先心理学家还让扮演老师的受试者先亲身体验一下,接受45伏特电机的滋味,那的确是不太好受。
然后开始实验,随着实验的进行,学生每答错一题就会受到一次的辩题。当答错的题目越来越多的时候,学生受到的电击也就越来越强烈。老师可以透过大玻璃窗和对讲机看到听到学生被电击而产生的越来越痛苦的反应。当然了,学生的这些反应都只是让人信以为真的表演而已。
如果老师因为学生的痛苦反应而显得犹豫,坐在旁边的心理学家就会对他施加压力,说为了了解处罚对学习的效果而催促他,命令他要继续按别扭。如果您被邀请成为实验里的老师,那您会对学生惦记到什么程度呢?米格兰拿这个问题去询问大学生、中产阶级人士和精神科医师,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人都说在学生受到150伏特的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