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疗愈走出负面情绪-31不向「爱无能」的人要爱,不把「不被爱」归咎于自己很糟糕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怎样去觉察和应对婚姻中的或者关系里的爱无能。
有句话可能不少人都看过,也很认同,那就是人是活在关系中的。很多心理学大师都从各个角度去论证过关系对人的重要性。从弗洛伊德到霍尼,从温尼科特到科普特,都在告诉我们,无论是母婴关系、两性关系或者是主客体关系人,的确是活在无处不在的关系里,也由关系塑造着我们的人格和感受。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虽然活在关系里,却不能只为关系而活。我们虽然如此的渴望爱,但却不能只为得到爱而活。我们需要建立自我,为自我而活。没错,我们可以在爱和关系里去找到自我的存在感和意义,获取价值感和快乐,但不应该把它当作唯一的源泉。因为假如我们把关系当做自我的全部依托和自我力量的源泉,那么一个没有建立良好关系的人,没有得到渴望的爱的人怎么办呢?他们该如何定义自我,从哪里获取力量?又如何确定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呢?
我有一个年轻的来访者在寻找爱和证明,被爱的路上活得很艰难。他经历了抑郁症的折磨,生命的早期就曾经有过自杀的倾向。在她生下了女儿后,身边是不讲道理,重男轻女又强势的婆婆,以及不分担家务,而且和他吵架,甚至会动手打他的妈宝男老公。他自己的母亲已经离世,又得不到父亲的支持,在家带孩子辞去了工作的他强烈的怀疑自己活着的意义。也许换一个人第一时间想的是如何离开或改变这种现状,但是他只会不停的责问和攻击自己,认为这一切都是由自己造成的。他说我不会和别人相处,所以谁都会欺负我没有人真的爱我,接纳我,包括我的母亲,我自己特别没用,没法为自己争取,我痛恨这样的自己。我想知道他这种思维模式背后的根源。
在探讨中他告诉我自己从小就被妈妈严厉的对待,他的妈妈就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和婆婆一样,而他和妈妈的关系常常是敌对的,他经常和小他三岁的弟弟争夺母爱,但是在争夺中他觉得妈妈根本不爱他,只爱弟弟。妈妈离世的时候她没有真正的悲伤,可是事后他又谴责自己竟然如此的没有良心,他说毕竟妈妈养育了他他觉得自己既不像一个女儿,也不是一个好姐姐。他说他现在觉得自己很差劲,到处讨好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