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重新塑造自己-13断舍离的习惯|跳出“时间急迫性”的心理盲点,为自己做出更好的决定
希望你今天是身处在自己的专注空间里面来看这段影片。我们这个礼拜都在处理当下的空间感,让自己更善于对未来来做发展和探索。我们整理了身边的空间,也有一个简单的原则来帮助我们节约。但我相信有多半的朋友杂物减少,但杂事还是一样多。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处理当下的杂事。
我们一天所做的事情,大致上面可以分为四个象限。在一个轴我们有急迫或不急迫,在另一个轴我们则是有重要或不重要。很多企业培训的课程里面都会介绍这个技巧,就称之为isonhowermatrixison号威尔的宫格。因为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军就是用这个方式来规划他的每一天的那基本上对于急迫并且重要的事情,我们就要do尽快完成它。不急迫但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decide决定什么时间完成它。急迫但不重要的我们需要delegate把事情交代给别人做。最后不急迫也不重要的我们需要delete根本删除这个事项不要去做。著名企业导师Steve科比在他的畅销书中,也把这个设为七大成功要件之一。
一般人都无法按照这个方法来做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通常都卡在这里,所有的事情都显得很急迫,不但急迫,而且都感觉急迫又重要,即便是不重要的也很重要,因为除了你之外,也没有人能帮你做,是不是?于是我们大部分的时候都在急迫的状态,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加进来,每天都在救火,这是因为工作难以排序。
还有另一个现象,就是你好不容易有一点自己的时间了,可以做一些重要但不急迫的事情,比如对你未来有帮助的长期计划。但这时候偏偏有朋自远方来约你吃饭,你的好友突然传一个讯息说,附近有家店清仓大拍卖,最后一天一起去拜一下好不好?或者另外一个朋友突然打来说,买了两张演唱会的票,被另一半放了鸽子,请你陪我一起看好不好?这时候特别纠结是不是这个叫做hyperbolicdiscounting。
当下谬误或现实谬误,也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石概念之一。这个概念是说我们的大脑会认为时间上面越靠近我们的事情越重要,尤其当一件事情发生在当下,机会难得又有时间限制的时候,重要性就会显得大很多。所以当你看到一家店挂出限时特卖的时候,就会比较有冲动,会想要进去看看,是同样的道理。但是你觉得他是万般不愿意打折卖给你……
龙爸开讲关注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