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13坚果效应
今天咱们精读的是第十三章乐观的金字塔,这一章与下一章构成了全书的最后一部分。马丁准备给这个培养孩子乐观的科学手册收尾了,所以多了一点谆谆嘱咐,甚至有些长辈对晚辈那种碎碎念的感觉。但是老话说的好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的精读水准依然不能降低,所以请打起12分的精神来爬今天的这个金字塔。
马丁在这一章里更多的以一个父亲,一个丈夫的身份来阐释了他的观点,而非选择了他惯用的那种科学家的视角。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认为乐观的培养有三个原则,掌控感、积极情绪和解释风格。而我们今天也从此说开去,因为我们已经花过了大量篇幅来探讨解释风格,所以我将结合前两个原则谈两个相应的要点。那就是今天的孩子们面对的掌控感上的风险,以及如何让孩子获得多样化的积极情绪。
在第227页,马丁说没原因或是不可控制的情况会造成消极与抑郁。这话在家庭里的受众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孩子他们碰到不可控的情况就会心里不好受。还有一个是我们家长,我们一旦碰见了不可控的情况也会有压力。我们的孩子个儿不高我们就有压力,我们的孩子上英语课不认真我们就有压力,我们的孩子没别的孩子那么外向开朗,我们也有压力。恰恰因为家长们有了这种压力,他们就会产生总要做点什么的冲动,于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剥夺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权利,跟孩子的相处变成了约束、命令和桎梏。我们逼着孩子做这做那,盯着孩子完成这完成那,没做到就唉声叹气或者大发雷霆。其实这么做的潜台词是,我是为了孩子好,可孩子自己呢,啥都不懂,所以我要替他去做正确的决定。但因为我们的这种干预,孩子却进一步的丧失了控制感,他们本来就挺有压力的,因为父母的介入,自己越来越做不了主,这下压力更大了。前面的精读中,我们聊了代劳直升机家长撅着PP追着喂饭的爷爷奶奶,我对其的反对态度很明了,其背后最深刻的原因就是那些我反对的行为无一例外的剥夺了孩子们的控制感,不仅没法让孩子乐观,反而容易让孩子遭遇更多的压力。
马丁在本章的这一部分啊,讲了不少接地气的事儿,吃饭、玩耍甚至换尿布,但其核心的本质还是放权。孩子早晚有一天要过好他自己的生活,不是吗?既然以后想好好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那恐怕就需要从现在开始训练。我妈总是在从秋入冬的时候给我打电话……
龙爸开讲关注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