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20世纪欧美小说。
这个课程我们来讲20世纪的欧美经典小说。
为什么是20世纪呢?
因为20世纪是世界全面进入现代社会的时间节点——经济上大发展,国家制度全面刷新。与此相对应的,文学艺术领域也发展得蓬蓬勃勃,出现了大量的传世经典,比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还有描写尺度够大的经典,像纳布科夫的《洛丽塔》、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这些作品流传广的同时,争议也颇大。
想必这正是大时代转折期的一种别有人景象,那是一种别样的美学,想象力天马行空,新的表现方式刷新读者的耳目。
我们再来看20世纪是怎样一个大时代——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世纪的变化比这个世纪更加频繁、更加巨大。
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技日新月异,世纪初的人是难以想象世纪中期的生活的,世纪中期的人同样难以想象世纪末的生活。
科技几乎是断裂了我们的生活阶段。也正是因为20世纪的科技和生产力***,才导致了第一次全球化的进程,这是全球范围内殖民化的底层逻辑。
也是这个原因,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从而改变了地球文明的基本面貌。
在这个科技和人文架构大转变的过程中,你如何理解人性、人的生存?如何来确定精神和人文的位置?这些问题都是20世纪的小说所要探索和表现的。
而且,对20世纪的小说进行回顾梳理,也便于我们理解今天的文学文化——在我看来,21世纪的文学是20世纪文学的延伸,寻找我们今天的文学根基,还是要回到刚刚过去不久的这100年,去建立我们的认知。
例如,卡夫卡的作品《变形记》,这是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现代经典,我们讲解这篇作品时,还是主要从社会批判的角度来讲的。人变成了虫子,这是资本主义异化的表现,这样的解读是没有错的说法,这也是文学评论界的共识。
但是仅仅是社会学层面的解读恐怕还不够,我们还得考虑美学方面的解释。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注意到,卡夫卡开始把噩梦当做艺术灵感的来源,他创造了一种残酷的喜剧,一种噩梦和变形的图像。他让一只蟑螂发出叨叨咕咕的独白,充满人的忧虑、悲伤和哭泣。那么这种叙述就显得太梦幻、太古怪,同时又太真实、太深刻了。
我们说卡夫卡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批判了资本主义,揭示了现代社会当中人的异化这个重要的主题。批判资本主义的作家多了去了,绝大多数资本主义社会的作家都是在批判资本主义。而卡夫卡这种独特性,它的启迪性,它的划时代的意义,我看主要还在于它的怪诞叙述,也就是说用他那种变形的图像和独特的艺术构造来刻画现代人的处境,告诉人们小说还有其他的写法。
小说不仅仅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不仅仅是罗曼罗兰和高尔基,小说还可以是卡夫卡,可以像卡夫卡那样充满怪诞的、惊人的想象力。艺术创作的潜力是无限的,它不会被穷尽。从这个角度讲,20世纪的小说创作整体上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给人刺J,给人享受,包括乔伊斯、普鲁斯特这些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