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更好的心理学。
维克托·弗兰克说:幸福是投入的副产品。
当我们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去爱一个人,这个过程就是幸福的源泉。
本来我们做这套课程的初衷是要搞一套《考试心理学》——看到很多人考试前和考试中都出现焦虑、紧张,结果不仅可能考不出来实际的水平,而且还可能成绩高空跳水,让一切努力都付诉东流。
后来,做着做着感觉最初的想法有点太狭义了,考试的各种规则与平时做事是完全一样的,因此,用这套课程来专门讲讲如何把事情做好。
从古到今,关于生命意义的讨论都从来没有停止过,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提出了终极三问: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如果你找不到生命的意义,那你就会永远生活中匮乏之中。
因此,即便是我们真的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也要为自己找到一个意义,这样学习、工作都会有一种使命感。
正如世界之所以走入现代,其中一个根基是宗教改革,是新教赋予了人们生活的意义,在生前可以在本职工作中尽职尽责,这便是人类的天职。
如此一来,工作便成为我们的第一需要。在东方小国中,还为每一项平凡的工作或事务赋予了“道”的名头。
经过这样一包装,我们做事就不简单地为了完成,而成为一种享受,更成为一种人人羡慕的技艺或艺术,甚至是“道”。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生活就是一种压榨,是为了吃饭而活着,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暴殓天物。
当想到这里,我便有了一种使命感——帮助大家如何投入地做一件事,并在工作和学习中得到幸福和享受。这就是做这个课程的想法。
做课程的过程,就是我幸福的源泉。如果你在听课程时,头脑得到了启发,体悟到了幸福和快乐,那我们就是同道中人。让我们一起把做事的理性和逻辑梳理得清清楚楚,活得明明白白。
如果做完这门课程后,你学会了如何把事情做好,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当自己遇到困苦时,可以清晰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并能看到自己的出路。那我也会感觉十分欣慰。
有位英国的心理学家说:最重要的是构建链接,而不是增强自恋。
我们课程的表面目标是帮助大家成为做事高手。而成为高手的根本是强化链接,也就是密切你的人际交往。
社会交往、情商管理、建立深度关系……这一切讲的都是链接,也就是爱。
要构建真实良性的关系,就需要展现出真实的自己。也就是体验自己与外界建立真实的关系。如果没有真实,那一切都不过是一场迷梦。
很多人苦苦追求,却求而不得,就是因为从来不以真实的自己示人,以及以真实的自己去体验和感觉。只是一味地用头脑和理性思维做事。
看武侠小说时,说人剑合一。做事情也是如此,如果你不能与事情建立起来一体化的关系,那便不会有美妙的体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