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管理-02给你职业规划的6点建议
在第二集的视频里,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价值驱动模型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价值。那就是做自己喜欢、擅长和对别人有益的事。今天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分享几条在实际中应用这个模型的经验。
很多年轻人在即将开始或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候,都非常希望通过职业规划帮助自己少走弯路,尽快找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其实我的观点是,未来不可预测,职业不好规划。虽然说以终为始,要有目标,但不管是大学填志愿,还是找工作、换工作,很少有事情按你规划的发生。而且如果非常一定希望事情按规划的发生,这本身可能就是个问题。
那怎么办呢?从我的经历说起,第一次人生选择是考大学填志愿。我那时什么也不懂,认为作为学生尽我所能的学习考试我就完成任务了,剩下的就听大人的。学校、老师、家长和亲戚给了我很多的建议,那时我的估分已经是全省最高的,于是大家建议填北大、复旦的,多往有名的学校去,总没有错。后来我妈妈发现有一个学校叫外交学院,江西省只招三个人学英语,当外交官。他问我如何,我一听,为之一动向世界说明中国这个我喜欢,于是就填了外交学院。
经验第一条,当我们无法看到长远的未来,不知如何选择时,就在每一次选择的时候选择内心更喜欢的。内心的喜欢不是理性分析的结果,也不是它能带来什么好处的Y惑,它往往是莫名的由心而发的怦然心动的感觉,一次又一次。如果你追随内心的声音,他们会带你去到最终你想去的地方。大学毕业有保研的可能,不过要学英语文学我不太愿意学的那样出来恐怕就只能掂记点了。在老师办公室谈这件事的时候,他收到一个传真,信息产业部招翻译,同声传译老师让我去试试。当时他挺不高兴的,这么好的机会给你还挑三拣四,那你去考吧,我真的去了。大学期间没有经过同团训练,但那一年就招收了我一个人。
经验第二条,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话,先确定不做自己不喜欢的。很多年轻人面对职业困惑请教前辈的时候,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那你喜欢做什么?很多人是迷茫的,不知道,我爱好挺多的,做什么都还行,又好像做什么都不精通,也做不长久。要是真的让我做一辈子,我也不确定。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喜欢和擅长是什么,很正常。一般来讲,职业性格的成熟会在你的第二或第三份工作,大约在30岁左右,那会是你职业生涯的主体将要从事的工作。所以在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