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学-14情绪产生|你是如何变得不快乐的?
上节课咱们讲了情商的五个维度。这节课我想从情绪是如何产生的这样的一个角度,专门来给大家聊一聊。
生活中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个就和我们吃饭睡觉是一样自然。比方说游戏打输了,你会感到很郁闷。而听到一首很喜欢的歌,勾起了过去的一些回忆,可能又不禁伤感起来了。有的时候被人怼了,气得说不出话来。一到周五心情就非常愉悦等等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不同类型的情绪。
大家可能就会很好奇了,这些情绪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是在心理学当中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而现在的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告诉我们我们的情绪是来自于我们的大脑。换句话说这些情绪的产生是由我们的脑皮层来控制的。
总的来说,我们的大脑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脑的皮层,负责思考决策等等一些高级的认知功能,又被称为一些理性大脑。而另外一部分是比较古老的,叫做边缘系统,包括性能联合、扣带回、下丘脑这些主要负责的是情绪、记忆、动机等等这些功能,因此又被称为情感大脑。我们的情绪它就是由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共同产生的。边缘系统可以产生非常迅速而模糊的本能化的情绪,大脑皮层则负责理性的判断,然后再用理性去干预本能的情绪。你会发现当一个婴儿前额叶或者基本的理性大脑的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善的时候,他们的情绪是经常不受控的,就是想哭就哭,想闹就闹。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理性,会变得越来越善于控制我们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因为随着人的成长,大脑皮层对于边缘系统的控制会越来越强,而本能情绪的表达就越来越受到调控了。
首先这是第一方面他的生理的基础。第二方面,我想说的是在关于情绪研究当中,有早期有三个非常有趣的理论想给大家具体来讲一讲。这三个理论其实都是在探讨一件事情,就是说情绪和行为它的产生谁先谁后,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很奇怪了。就是说情绪和行为。不是说一般是先有情绪去再有行为吗?那你听我来说一说这三个不同的理论分别是怎么解释的。
第一个理论就是他的基本的观点和我们大部分认知是一致的,就是说我们先有情绪,再有相应的行为。比方说这个理论会说了,我看到一只老虎了,然后这个时候我首先产生的是害怕的情绪,接着这个害怕的情绪就会引发我们的行为,那就是逃跑的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