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命运:枪炮、病菌与钢铁
接触《枪炮、病菌与钢铁》源于一个契机,那是一篇小文章,是梳理戴蒙德的“地理决定论”的。
其实,我是非常害怕读专业书籍的,因为里面经常会插入一些艰深的引文,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去补充知识,这样虽然在客观上增加了自己知识的宽度。可是,却也在客观上阻断了读书的进程。
这种断断续续的阅读会让人极不尽兴,我不喜欢这样的体验。然而,枪炮这本书却不会,是为数不多可以让我一口气读到底的书,而且书中的智慧火花不断崩现,让**呼过瘾。
实际上,作者戴蒙德本人就很有意思。他本来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理学教授,是美国的两院院士。与此同时,他又是美国哲学学会的会员。看出来了吧,这家伙简直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文学、历史、音乐、心理学、天文学、生理学无所不精。
此外,他还是一个观鸟爱好者,经常会被人发现在新几内亚观察鸟类的生活。
本来戴蒙德并非那么有名,时间的分界点在是1997年。
这一年枪炮一书发表,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本书让戴蒙德一炮走红,迅速便火出了圈,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之一。还因此获得了一堆大奖,比如美国的普利策奖、英国的科普图书奖……
戴蒙德一看有门儿,再接再厉出了一系列的畅销书,比如《第三种黑猩猩》、《剧变》、《崩溃》、《昨日之前的世界》等等。
最初读枪炮这本书,还是十几年了,那时我还在读书。首先吸引到我的是这本书的标题《枪炮、病菌与钢铁》,这三样东西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而副标题是人类社会的命运,这便有了一个悬念,那三种东西与人类社会的命运有什么关联呢?
不知道你会怎么想,反正我一下子就被这样的标题勾住了。我迫不急待地翻看起来目录,很快就被作者的奇思妙想打动了。
大家都知道:学者要想出圈,那就得提出来既有趣又非常重要的课题。而戴蒙德就是一个提问题的高手。他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系非常值得玩味的问题,比如:
他经常去观鸟的新几内亚岛,岛民们的IQ非常高,但是直到最近,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还有使用石器工具。这是为什么?
又如,为什么是欧洲人而不是非洲人发现了新大陆?为什么是亚欧大陆驯化了小麦和猪牛,并形成了农牧业?
农牧业的出现,对于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直到最近,还有很多地方是以渔猎为生的,为什么?
非洲是智人的发源地,但是它在后来的发展中却怎么也追不上亚欧大陆,为什么?而北美洲原来只是不毛之地,最近两三百年却可以反超,成为最发达的地区,为什么?
……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和悖论感兴趣,相信你也会被这本书吸引的。